我們做父母小時候,如果上過幼兒園,應該都是街區幼兒園或父母的廠區幼兒園,在那個年代也沒有別的選擇。
這種幼兒園屬于學習型幼兒園,其特點就是幫父母看管孩子,并且學習知識。這種特點延續到現在,很多幼兒園還是這種形式,以灌輸知識為主。
從某些角度來看,高強度學習方式確實不差,因為孩子入小學前可能就已經學會基本算數,識字也不少,甚至會講幾句英文。
但是,研究顯示,念學習型的幼兒園對孩子小學的成績影響并不好。雖然剛開始的一些學習指標是比較高,可是后來,不論是老師所評估的學習態度或是孩子自評的學習動機以及學業表現,都會比較差。
有句成語叫「揠苗助長」,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但是,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下,爸爸媽媽容易慌張,就想盡可能幫孩子早點開始學習。
要幫孩子做學習啟蒙沒有錯,而且是非常應該做的,可是要用對方法!
那你可能也想到了,通過玩游戲學知識。
沒錯,好的方法,絕對不是打開課本,然后照本宣科。不過,讓孩子漫無目的、自我探索的玩樂,也不是好的方法。
那什么樣的玩法更有效呢?
答案就是引導式的游戲法。
如今,在世界各地,有越來越多倡導游戲中學習的幼兒園成立。
他們通過在有規劃的玩樂中,讓孩子不但學習知識,而掌握如何學習-即「學習力」。